学者访谈录
学者访谈录
王元超老师访谈录

王元超,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2022年7月入职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研究方向为社会态度、教育社会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在《社会学研究》、《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社会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记者:王老师您好!近闻您在《社会学研究》上发布了一篇名为《中国代际流动的地区差异与形成机制——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实证研究》的论文,在此文章中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思考。请问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何种现象成为您撰写这篇文章的契机?

王元超:发现这个问题的契机来自于我求职的时候,当时我主要考虑北京和山东两个选择,如果从社会分层也就是地位获得和阶层流动的视角来看,北京的发展机会更多但生活成本高,而留在山东的发展机会可能更小。但不同的人留在大城市的能力不同,基于家庭资源差异所给予的支持也不同。这些因素导致了人们选择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会导致一个新的社会不平等链条:穷人只能留在穷地方,当一辈子穷人。而这个假设能否成立,还取决于两个支持性因素:第一,大城市的发展机会是否更高,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社会职业流动机会,到底是和房价挂钩还是城市等级,亦或者社会流动。第二,地方的社会发展政策的差异。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把这些因素结合起来,这为我进一步探究提供了方向。关于为什么要使用空间分析呢?此处的空间分析技术是指,空间主体和它的空间单元之间的关系不是独立的。因为我们基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样本独立性假设。但实际上根据地理学的假设,万物之间都是普遍关联的,距离越近,联系越近。所以样本独立性假设可能是不成立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用空间分析技术用他周边空间的属性来观察它对这个空间的影响。

总而言之,研究这个问题的兴趣最早是源于对自身经历及社会不平等、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开放性的思考。

记者:谢谢王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选题的方法——将自身经历与理论结合起来。另外,以您的学术经验和阅历,您认为在人文学科学习过程中,我们学生应该怎样才能敏锐地捕捉社会问题?是否有可以训练提升问题意识的方法?

王元超:我认为在人文社科的研究过程中,问题不一定要从实践中出来,有很多问题都是从理论中发现的,包括我们刚刚讨论的问题,也是在我们师门共同阅读探讨文献的过程中产生的。

一个好问题,它一定兼具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问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比如说苹果和梨哪个好吃,这也是个问题,但是对社会学来说,这类问题对于我们并没有什么研究价值,它不能为我们的社会现实提供什么参考。因此社会学的研究问题一定是有现实意义的,只有对我们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现象,我们才将其视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其次,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可行性。如果我们经过论证分析,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但是最后却没有办法没法落到实处,这个问题就成为空中楼阁了。举一个例子,我们讨论如何能够提升人类的跑步速度,希望人类一步能跑出一万米,我们做不到。所以说在研究任何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反问自己这个问题的价值落点在哪里,当你觉得真正有意义的时候,再去寻找这个问题背后的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是要具有真正的现实价值,那么理论意义呢?一个问题的理论意义就是它是否在现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建树,通俗来讲就是其他人有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现有的研究是如何回答该问题的,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看看其他学者是怎样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的,然后找到对问题解释的不足,进行批判,提出一个更好的回答。

记者:通过这种方式在判断问题确实能够做到合理客观,那我们想向您请教一下如何才能想出此类的好问题。

王元超:我认为在学术研究的过程很重要的就是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首先要学习,一方面要保持大量阅读,尤其要阅读经典的文献与最新的研究成果。了解别人的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逻辑框架是怎样的。并且多跟老师学习,每个老师讲课的时候肯定都会讲到怎么发现问题以及什么是好问题。了解到基本标准之后,就不断地去结合现实情况进行思考。当自己脑海中闪现出一个问题时,首先问问自己这是不是一个好问题,如果不是,那就继续思考下一个,并且要用我们社会学的眼光去解剖问题,去训练自己把这些思考变成一个真正的研究问题。其实培养问题意识是一个接受学术训练的过程,在学术研究初期没有发现好问题的能力也很正常,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

记者:王老师刚才提到了同门一同阅读文献,我们想请教您阅读文献的时候有无一定的计划或者目的性

王元超:我们当时的阅读文献采取的是一种小组合作模式,每人负责一个社会学类的权威期刊,阅读这个期刊近十年的文章,然后将近十年国外社会学研究热点议题、研究路线、理论成果及新兴问题等梳理概括出来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日常生活中可以广泛阅读,凡是开卷皆有益,同时还要定期进行系统的经典文献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的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单独列个书单。在进行议题研究时,要了解该问题的理论发展脉络,梳理出现有研究成果,如果有手册类的书就可以为自己的研究提供一个导引。

记者:您认为近期有什么非常值得社会学关注的政策问题吗?

王元超:首先,在我们中国式现代化大背景下,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议题。在这个大前提下,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就是把导致不富裕的因素给予纠正,那么在现今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平等现象,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具体而言,先以教育政策举例,现在教育政策改动很频繁,从减负、双减,再到民营学校改革,最近又出现了资金问题,政策的变动牵引着社会的发展,这些政策以及问题都值得我们关注。再例如住房问题,这是当代青年生活过程中非常关注的话题,既是现实上能否在城市留下的住所问题,也构成了多年来“家”概念的文化属性。那么包括房价要如何调节,还有不同性别不同阶层所感受的发展信心、发展焦虑,都是很好的议题。再比如说我们现在的人口政策,很重要的问题是老龄化:产业结构还没有完全现代化,就已经老龄化,那么我们可以考虑通过什么样的政策,是延迟退休还是鼓励生育等来尽可能地优化人口结构。

以上的政策,关键在于我们带着什么样的视角去考虑问题,如果是分层的视角,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各类不平等现象,以及它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如果是消费社会学、阶级分析、性别社会学等,又会看到另外的问题。所以研究关键还是如何把现实问题与你的研究方向、学术旨趣相结合。

记者:当今社会人文社科经常被称为“冷学问”,很多同学在专业学习的时候会陷入对未来的迷茫,有时候也会怀疑社会学学习的意义,您认为人文学科的学生在学习时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王元超:我觉得这是一个思路的问题。学科有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分。人文社科作为基础学科,本身教授的是逻辑思维能力与学科视角,而非具体到技术应用,也就意味着学科并非培养一般意义上的实践能力。此外,大学的意义不在于求职,古语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首先是传道,也就是文化精神。继而我们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用现代话语来说,高校培养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检索与学习知识,并且能够灵活应用的能力。就本科生而言,在校期间学习到知识性的内容只是浅尝辄止,而如果你掌握了基本学习能力,那么就足够应对漫长人生中所有需要学习的各类事务。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我们会发现大学训练的还有现代社会逻辑。为什么说精英阶层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概率更大,这是因为高考本身就是按照精英话语方式建构的。精英阶层孩子生活在这种氛围,他们自身更加适应这个过程。大学其实就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帮助你成长,融入社会,并非是以求职为目的。所以我常常建议学生们在大学中有三个目标:拥有一段校园爱情,寻找一位人生挚友,树立一位学习榜样,这三个方面分别能够帮助你学会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如何学会良性社交以及如何认识与完善自我。

总而言之,学会发现、思考并且解决问题,这才是大学培养的主旨。大学的目标并不是让你找到一个高收入的工作,而是让你变成一个健康成熟的、具有正确政治导向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成年人,当你走出校园的时候,你应该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从这个角度来想,学哲学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有意义得多。

记者:我们在搜集问题时发现很多同学的问题中都表现出对学习统计技术感到困难。所以想请教一下老师,您如何看待如软件应用能力这类的技术能力在社会学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能否给同学们传授一些学习方法?

王元超:研究中并非一定需要运用统计量化。社会学有量化研究也有定性研究,如果感觉量化研究困难可以选择定性研究。关于软件应用能力,在求职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在学术科研中你可以通过其他理论范式来进行研究,而不必需使用软件。如果是对量化学习很感兴趣,想继续钻研统计量化知识但却感到困难,那么问题的关键一定是在于练习不够,对于应用技术,更重要地是要进行大量的实际练习,才能够真正地学会如何应用它。逻辑语言是理论基础,练习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一种能力,与专业背景并不相关。另外,量化训练的是思维,在以往没有软件的年代,社会学也在进行量化研究,涂尔干写下《自杀论》的时候也只是手算的列联表,但其呈现的结果仍然令众人惊叹。而即使是现在,学界也认可笔算的结果,复杂的模型并非必需。大道至简,学科一定是简洁而优雅的,能够使用最简单的模型研究出最复杂的道理来,这才是真正有意义、有本事之处。

记者:从官网了解到您去年刚来到山大入职,作为一位新晋学术“青椒”,请问您当初是如何决定以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

王元超:于我而言,我的人生道路规划是在实际的尝试后选择的。我先后进入到企业和政府部门实习,在亲身体验不同环境后,我找到了自己的志向所在,也就是学术研究这条道路,因为我深感学术研究给予我的自我效能感最高。首先,从学术初心来说,在这个求知的过程中我可以通过解决问题获得内心愉悦;其次,从职业发展来说,学术研究的职业晋升路径在整个社会中是最明晰的,换句话说,你的努力基本一定会有回报。多读一本书,多看一篇文献,就一定会有收获,但是进体制和进企业则会面临多重可能性;最后,还有一些其他现实因素,例如进入高校工作意味着寒暑假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同时求职选择更广,因为有很多不同级别的高校可以选择。

记者:您选择将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生活与学术相融合。作为一名人文学科的研究者,学术研究中一定包含着您对价值理想的追求和思考,但自己的职业同时又伴随着一些科研压力和现实生活问题。您认为学术生活和日常生活究竟应该保持一个怎样的关系,同时如何平衡学术生活中的理想主义和现实壁垒?

王元超:还是要做一定区分。学术的论证过程要保持价值中立,但这并不代表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没有价值介入。比如说我研究的出发点就是基于社会发展应建立在公平之上的信条,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孩子获得社会地位、高等教育的机会必须是公平的,这就是我们做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人的初心。我们都是秉承了这个观点来研究这个问题的,我们觉得这个社会不应该存在不公正现象,每个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应该是公平的,那么这样的社会每个人才有追求。只有社会是开放的,才能实现进步与发展。人文社科选择自己的研究问题时,可以基于自己的价值理想,但是在学术论证时一定要客观中立。

关于如何平衡生活与学术,在学生时代,学习就是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踏上职业道路之后,就会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其他事情需要处理。你要学习与父母相处,你要寻找亲密关系,你要培养兴趣爱好,你要拥有你的事业追求。以学术作为职业在本质上依旧是一种职业,只是可能没有将自己的生活与职业划分地那么泾渭分明。

记者:最后,请问您对哲社青年学子有何其他建议和期望?

王元超: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健康的、快乐地生活。如果有什么建议的话,首先,希望大家都要树立远大理想。目标能够为你的生活赋予意义,在你竭尽全力地去追求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人生远比想象地更加精彩。当你竭尽全力去追逐,无论结果如何,你的生活都已经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色彩;第二,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我们有这个目标之后,如果完不成怎么办?常言“成功只是一时的,失败才是主旋律”。世上没有完美的人生,事事成功很难做到,不必过度纠结一时的成败,人生的精彩在别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人。有一类人努力做一件事,最终成功;另一类人努力之后并没有成功,但他坦然接受,接受自己的平庸并不是一个很羞于启齿的事情;还有一类人,没有目标,浑浑噩噩饱食终日,并且不知道自己快乐还是不快乐,人生也无法获得成就感和意义;那么再一类人,过分执着于自己无法完成的目标,并沉浸在自怨自艾的情绪中,这是一种极端的状态,生活的旷野远比你想象地宽广。我很希望大家能够成为前两种人,如果不能,那如果每个人都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生活状态并乐于拥抱它,也是很好的。所以说大家要树立自己的价值理想,并且坦然接受自己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让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记者:谢谢王老师毫无保留地为我们分享这么多。我们大家也会从您身上汲取经验和力量,成为有理想有追求的哲社人。


朱凤霞、吴宇新、于长雷、张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