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工作
如歌岁月|漫漫大学路(哲学系77级校友 张昌平)

 我是班里大龄同学中的一员,出生在解放前夕,是伴随新中国前进步伐成长的一代人。我们的经历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但因个人的经历与所处的具体环境不一样,各有各的不同,然而发奋读书、考取大学是大家共同追求的梦想。

 筑梦寒窗

1954年我7岁时,在江苏滨海县双港乡(1966年划到响水县)上了农村小学。这是一所完全小学,有初小和高小之分,1-4年级为初小,5-6年级为高小。初小升高小要考试,那时候高小毕业就是令人羡慕的学历了。当时,教学条件比较差,老师也比较缺乏,常常两个不同年级在一起上课,讲了这边再讲那边。就这样,我读了初小上高小,还考上了初中,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高中。俗话说,“十年寒窗苦”,农家孩子读书更是苦上加苦。我兄弟姐妹7个,能把十二年的书读下来,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这里有父母、兄长付出的心血,同时也有自己的酸甜苦辣。解放初期,国家一穷二白,家庭也是生活维艰,时常是吃上顿愁下顿,饥一顿、饱一顿。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迫于生计,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帮着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经常是早上挑野菜、打猪草,放学到家还要和兄弟们一起把几个水缸担满水,有时还伙同一帮小朋友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到荒废的地主庄园刨树根当柴火。假期里,跟着母亲到小食品厂打短工、做零食。最困难的时候,连几元钱的学费都缴不起,记得有一次因拖欠学费被老师罚站,在教室外整整一个多小时。父母得知后,就把刚养半年的小猪卖了,缴上学费。初中又遇上三年自然灾害,好多同学因家境不济而辍学,我所在的年级原来有两个班,最后变成一个班,一百多人只剩下三十几个人。初中三年,条件虽然艰苦,但党中央、国务院对学生特别关怀,经常下达专门指标(面粉等)到学校,给予学生补贴伙食,吃饭不成问题。当年我也想弃学回家找活干,以减轻父母负担,可家人和邻居们都说,我是块读书的料,于是举全家之力,让我续读。

1963年我就读滨海五汛中学。高中期间,放假我很少回家,大都留校勤工俭学攒学费,只有第一学期国庆中秋假,因为从未出过远门,太想家,回去过一次。学校离家有 100 多里,乘车要花钱,囊中羞涩,为了省钱,我和同班、同乡的几个同学一起徒步回家。早上 8 点冒雨出发,夜间 11 点才到家,上午被雨淋湿的衣服,一天下来硬是被身体捂干了。

我们学校的师资力量比较强,有相当一部分老师都是从大、中城市下放过来的。他们的教学水平都比较高,上两届(64、65届)班级大学升学率都接近百分之九十,我是学习委员,在班里的成绩一直排在前几名,估计考上一个名校不会有太大问题。记得当时我填了3个志愿,其中第一志愿是西安交大,就在踌躇满志、填好志愿准备迎战高考的前夕,因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国家取消了考试制度。从此,就有了“老三届”的提法,我的人生也开始了新的拐点。

1966 年高中毕业后,上大学作为一种奢望被潜藏在心里。从中央发出“5.16通知”后,全国内乱爆发,高中虽然毕业了,又要求我们留在学校复课闹革命。我因家乡距离学校太远,来回折腾,经济、身体都不堪重负,无法继续参加学校的活动。面对现实,我只能呆在家里,边劳动边找工作。1966 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红卫兵不怕远征难》的社论,全国掀起了大串联的风潮,我和班里的32名同学顺势而为,组织了“长征后继队”,发扬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徒步走到北京。我们路经江苏、山东、河北三个省20 多个市县,食宿农村,毎天要走八、九十里路,每个人脚上都磨出了十几个血泡,大家忍着剧痛奋力前行,整整走了 24天,行程二千多里,最终到达了北京大兴县。刚停下脚步,就被部队上的同志接到北京西郊半壁店机械厂,在那里开始了为期 20 多天的军训。工人老大哥都说我们是毛主席的“贵客”,接待特别热情,安排我们吃大米饭、白馒头,睡暖炕,屋内烧着焦炭炉,关怀备至。记得当时外面零下有十几度,我们在屋里只穿着单衣盖着薄棉被,可一点也不觉得冷。11 月 26 日,在解放军的带领下我们在长安街东单集中,组成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口号,缓缓地经过天安门城楼,接受毛主席的检阅。这是第八次检阅,也是最后一次检阅。直到1968 年 3 月份,部队到我们学校征兵,我才走出校门应征入伍,穿上了绿军装,当上了解放军,成为一名守岛战士。

我们守护的开山岛,只有 0.013 平方公里,操场只有大半个篮球场大。岛上草木不生,峭壁上裹满绿苔,就是这个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岛,现在名气却很大。那里曾经产生过国防大学的将军,还有守护开山岛 32 年无怨无悔、被国家授予“时代楷模”的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天安门国旗护卫班也慕名几次登岛,在那里举行升旗仪式。岛上原来没有驻军,只有一个航标灯守护人,直到1961年第一批守岛连队才进驻小岛,开始执行建岛守岛任务。我们上岛的时候,岛上训练、生活的硬件设施已经初步具备,其他方面还有待完善。我到连队后被分在85炮排,当了一炮手和班用轻机枪手,除了学习、训练、站岗执勤外,还积极投入到坑道被复等又苦又累的施工中。由于我各方面表现突出,年终被评为连队标兵,之后就当上了军械员兼文书。岛上的生活十分枯燥,异常艰苦,首先遇到的就是通讯难。和家人联系,写信是唯一的方法。因为保密和交通的原因,有一次我等了三个多月才收到一封家信,此时此刻才真切地感受到“家书抵万金”的滋味。其次是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难。全岛只有一台收音机,被大家视为宝贝,指定连队文书专人保管,每天早、中、晚放在饭厅收听中央新闻。那时候强调传达学习毛主席最新指示不过夜,因为报纸来的晚,只能按照中央广播电台以记录速度播放的节目,一字一句记下来、再用复写纸复写,一个班一份,供大家学习。我是文书,经常为此熬个通宵。就连文化生活,也全靠自编自排自演,以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第三是吃水、吃新鲜菜蔬菜难。岛上水比油贵。吃水靠船运大队用水船送,不足部分靠雨雪天自己积水解决。蔬菜都不是当日的,为了吃到新鲜蔬菜,战士们探家回部队,都要用挎包带来家乡的土壤和蔬菜种子,在风吹不到、浪打不着的地方垒起一块块小菜园,这才能吃上点新鲜蔬菜。因为沿海一带不时有台湾派来的小股匪特袭扰,我们还常常站两班岗。我在岛上当战士时间不长,不到两年就提拔为营部书记,再不到一年就调到团政治处宣传股任干事,之后调师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

我先后多次在徐州和济南参加军部、军区举办的理论培训班,学习《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哥达纲领批判》《法兰西内战》《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等十几本马列原著,并对部队干部进行辅导。1977 年,国防大学军事学院举办学习《毛泽东选集》笫5卷培训班,我作为师常委学习秘书,陪同师政委一起参加了学习。培训期间,正逢建造毛主席纪念堂,我们参加了义务劳动,推了三天混凝土。培训班结束时,华国锋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培训班的全体人员,并一起合影。之后,我被选调到济南军区“五七”干校任政治理论教员,为师团职领导提供学习服务。

济南军区“五七”干校成立晚、解散早,当时所有教职员工都面临着重新选择去向。恰巧在这个时候,邓小平定下决心,党中央果断决策,恢复高考制度。这一决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改写了历史,也改变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命运,尤其是“老三届”,更有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当年报考的条件放宽到30岁,“老三届”都可以考,军队同等情况的也可以考。我多年的愿望终于有了实现机会,当机立断选择了高考。经过短暂的复习,1977年12月9日我在潍坊的一个考场,与地方的考生在一起参加了考试。我填了几个志愿,最后被山大录取,从此踏上了大学路。

四年的大学生活,我与全班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全班 50 多名同学,只有我和秦志、庄平同学是江苏籍,其余同学都是山东籍的。他们都非常好处,十分友好,对我厚爱有加。很快我就融入这个团结友爱、奋发读书、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中。  

我们这个班级是山大的优秀班集体,有着许多令人羡慕的优势。一是有一个好班委、好班长。学生会主席矫学柏、党支部书记李晓群以及其他班委,他们在班级里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班长李宏祥更是品学兼优,善于组织,乐于奉献,勇于担当。他处处为人表率,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做得更好,是名副其实的“领头雁”,被同学们誉为“永远的班长”。二是有一个好班风。我们班50多个同学,分成6个小组,组长由大家推荐产生,在他们的带领和带动下,每个同学都自律自强,敬重老师,肯学习、讲团结、重感情,风清气正。三是有一整套好的制度。从起床、早操、上课、午休、晚自习、熄灯,还有集体活动等,都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大家都自觉遵守,步调一致,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我们班是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年龄差距大,大龄同学30岁,都是老三届的,最小的同学16岁,是应届生。大龄同学都有一定的社会阅历,行事沉稳,处处体现出老大哥的风范;年轻的同学血气方刚,年富力强,个中翘楚非他们莫属;女同学个个秀外慧中,不让须眉。大家都十分珍惜四年的美好时光,在学习上都有一股子拼劲,互帮互学,都想把失去的光阴追回来;在生活上都有一种亲和力,互敬互爱,互帮互学全班团结得就像一个人一样。

四年大学,弹指一挥间。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济南陆军学院理论教研室。济南陆军学院是正军级单位,下设训练部、政治部、后勤部。训练部负责教学,由军事教研室和政治理论教研室组成,我是学哲学的,顺理成章被分到了政治理论教研室。陆院的教学任务比较重,有从连队挑选的骨干队,高考录取的大学生队,培养军政干部的参谋队、指导员队,还有参加越战立下赫赫战功的战斗英雄队。我们不仅要授课,而且还要包队,和学员吃住在一起,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大家不仅毫无怨言,反而乐此不彼。我印象中最深的,是和战斗英雄队以韦昌进为代表的学员相处的日日夜夜,他们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学习精神感人之深,一直激励我尽心尽责,把自己在山大所学的知识奉献给军队的教育事业。

铁打的军营,流水的兵。1990 年初,我放弃了在部队继续发展的机会,主动要求转业,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家乡,在响水县委机关工作,直到退休。有好几次,为了完成县委、县政府的重点工作,在济南、泰安、潍坊等地得到了宏祥、瑞林、宏建、向军、玉奎、仕军、金蓉、王平等同学的鼎立帮助。同学情,我时刻铭记在心。每当我回到济南时,都会去母校走一走,看看操场、宿舍楼、小树林、图书馆、文史楼……有时还会会老同学。故地重游,触景生情,往事幕幕,重现眼前。我感谢同学们的厚爱,感恩老师们给了我知识和力量,感恩母校对我的培养和教育。

文:张昌平

图:张昌平、《如歌岁月》编辑组